星期六, 八月 18, 2007

爱拼才会赢——竞争意识的培养


一位妈妈说:儿子在幼儿园很乖、很听话,就是太老实,太胆小。幼儿园里
要挑选一名小朋友参加电视台举办的儿童现场图画大赛,他画得不错,老师本来

是选中他的,他不敢去,而其他小朋友很踊跃,结果这个机会让给了别人。儿子

的这种脾气真让人担心,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什么都靠自己拼出来,老实人

是要吃亏的。就像我大姐,读书时成绩很好,高中毕业时响应号召下乡,几年后

回城当了工人。当时生活安稳,也觉得很幸福,没想到现在会面临下岗。看着原

来的同学、同事有的当年考上大学,有的后来下了海,生活得比她幸福得多,心

里特别后悔,如果当时拼搏一下,不也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正如这位妈妈,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让孩子学会拼搏的重要性。确

实,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未

来社会的立足之本,这对于孩子的一生幸福自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孩子来说,培养竞争意识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孩子逐渐具有不甘落后、敢于

拼搏的勇气和面对现实、积极进取、正当竞争的心态。竞争意识强的人,往往会

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会落在后面。

2.和同等条件的人相比,我应该做出比他们更大的成绩。

3.对于能表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活动,我应该积极参加而不是过度谦让。

4.我很愿意尝试有一定困难的、有意义的任务,这可以锻炼我的能力。

5.只有我做好了自身的准备,才能及时地抓住机遇,把梦想变成现实。

6.要想超过别人,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用不正当的手段。

现代社会,谁都回避不了竞争这个现实。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便开始经历无

数的评价,到了工作岗位,同行同事之同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与世无争只是暂时

的心境,如果没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个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不仅

难以获得幸福生活所必须具有的地位和财富,更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和自我实现

的幸福感。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缺少“竞争机制”,在生活上又事事被包办代

替,接受锻炼的机会很少,由此养成的惟我独尊、依赖别人的个性,很容易使他

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受挫,从而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时时处于劣势,产生不平衡

心理。因此,要使今天的孩子成为能在明天的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的人,成为

生活的强者,就要特别注重竞争意识的培养。

怎样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是父母需要了解的知识。

1.大胆放手,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竞争意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动精神,也就是“我要学,我要做”而不是

“要我学,要我做”,这种主动不仅是孩子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内

在动力,也是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主动性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

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孩子大胆放手。只要孩子能做的就不帮他做,只要孩

子能说的就不代替他说,只要孩子能想的就鼓励他去想,要把孩子推到前面而不

是扶着、抱着孩子走路,这样就能使孩子逐渐意识到一切都得依靠自己,只有付

出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2.提高效率,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竞争既要强调实力,又要讲究时效。由于家长包办代替大多,幼儿做事往往

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学习、做事的效率都很差,这样的习惯很容易使孩子

在竞争中错失良机。所以从小培养孩子惜时、守时、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朦胧

意识和习惯极为重要。家长除了自身作出榜样外,可以通过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

表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指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安排

自己的活动;还可以尝试自然后果惩罚法,比如孩子因吃饭拖拉而影响游戏时

间,或因不肯起床而上学迟到时,家长不必时时想着为孩子补救或放宽要求,而

要让孩子感受到“如果不抓紧时间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现实,接受教训,逐渐

形成时效观念。

3.取长补短,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非常重视对孩子说这样的话:“试试看,你能不能想出

更好的办法”、“看哪个小朋友画得和别人不一样”,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孩子创

新,支持孩子超越别人。这对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竞争的正

当策略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推销自己

的长处,体现自己的能力,还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

己,同时还要善于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创新取胜。因此,家长一方

面要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孩子善于和别人合作,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

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孩子多动脑筋,大胆

尝试,不断创新。当孩子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孩子

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快乐,从而进一步增强以创新会超越别人的意识和信心。

4.正视输赢,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

竞争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的,怎样正确对待输赢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竞争

行为,因此竞争最终将是意志力的较量。一般说来,一个人经受的考验越多,承

受的困难和压力越大,意志就会磨炼得越坚强,也越不害怕竞争。家庭中我们常

常看到父母与孩子玩意争性游戏(下棋等),往往让孩子取胜来结束游戏。这对

让孩子体验一定量的成功是有必要的,但长期如此,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使孩子

变得“输不起”。我们一方面要对孩子提出适度的期望和要求,使孩子从成功中

树立自信,从而敢于面对竞争,另一方面又要让孩子有适当的挫折体验,以锻炼

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感受到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克服困雉,就能进一步获得成

功。

适宜做法

l.多带孩子参加有竞争意义的活动,如看带有竞争意识的电视节目或比赛活

动,感受激烈的竞争场面,引发参与竞争的激情。

2.结合故事或生活实例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善于学习多动

脑筋才能获胜。

3.不提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这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而不敢面对竞争。只要

孩子积极参与并且付出努力,就要及时肯定。

4.让孩子有输与赢的体验,使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竞争必须付出汗水,努

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5.用积极的语言影响孩子,使孩子建立不断拼搏的信心与愿望。□

原载《家庭教育》(杭州),2001.5.36~37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