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八月 19, 2007

[国庆群众大会]李显龙:掌握华语是优势
19 August 2007 1928hrs


新动网消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晚在国庆群众大会华语演讲中提到掌握多种语文的重要性、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人口老化的趋势和维持家庭观念的重要。

他认为,新加坡有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了解周边国家的文化和语言,而对华文华语的掌握,更是一大优势,有利于跟中国交往。

新加坡企业和新加坡人在中国各地打拼。水务公司凯发集团(Hyflux),目前在中国有25个大型的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的发展项目,而嘉德置地(CapitaLand)在中国各个城市投资和管理了72个商场。其中三座叫做“来福士广场”,在上海的来福士广场,成了当地最兴旺的商场之一。

李显龙表示,新加坡人到中国寻找机会,许多中国人则到新加坡来。旅客每年多达100万人。中国官员也继续到新加坡考察。一大原因:这里没有语言障碍,感到自在,又有文化的亲切感。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推广华语,维持华文水平。拥有将近30年历史的特选学校,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确立了方向,制定了不少计划。相信它们可以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

道南小学选修双文化课程的学生,共有40%的时间以华语上课;在华侨中学选修双文化课程的学生也将到北京学习、浸濡几个月。



李显龙也提到收入差距、人口老化和家庭观念课题。
李显龙说,教育部将全力支持特选学校,协助加强母语的教学和文化的传授,以肩负薪火相传的使命。

李显龙还说,推广华语少不了中华总商会。总商会当仁不让,成立了一个社交组织,名叫“通商中国”,将招募对中国有兴趣的商人、专业人士、年轻人和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交流,建立联系,以及用华语讨论各种重要课题。

他说,“我们也应该鼓励各政府部门的公务员使用华语。外交人员需要掌握各种语言。掌握双语的外交官,每个月可得到补贴金。”

除了华语,也需要掌握其他语言的人才。其中,马来语最为重要。

李显龙说,“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因此我们有必要鼓励更多新加坡人掌握马来语或印尼语。这有利我们跟邻国人民交往,做生意,以及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

将实行一些奖励措施,鼓励非马来族学生学习马来语。不是取代母语,而是作为第三语言。稍后将在英语演讲中说明。

李显龙强调,母语政策维持不变。新措施完全不会影响母语政策。要下一代学习母语,是天经地义的事。

最近报章的文章说,鼓励人们学习母语,不应该老是谈到一个“利”字 —— “利益”的“利”。

“我同意。学母语不应该只是为了钱。但是,中国经济起飞,激励了人们更加重视华文,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其实,全球正掀起一股华语热,千千万万的人正在学习华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大环境,以鼓励更多国人把华语学得更好。”

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在演讲中,李显龙也提到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并说,新加坡政府经常讨论这个问题,也落实了不少扶贫济困计划,一策略是居者有其屋计划,另一大策略是提供良好教育,让年轻一代发挥所长,掌握谋生技能。

近年来也实行了不少具体措施,帮助低薪人士。包括社区关怀基金、额外组屋津贴、就业奖励计划。还会继续探讨新的、有效的政策。稍后会在英语演讲中进一步谈。

李显龙说,然而,扶贫济困工作,不应该全由政府包办。公益事业,人人有责。华社一些先驱人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立己立人的精神,代表人物包括陈嘉庚、李光前、陈笃生。最近的两个例子是邱德拔家族和企业家沈望傅。他们分别捐出非常可观的善款,作为公益用途。

他说,“我们的社会不能没有慈善家,不能缺少公益精神。”

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原因,是人口老化的趋势。未来2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许多, 现在就必须帮助人们做好准备,以免为时过晚。

他说,首先,我们应该关注老年人生活起居的问题。将采用新科技、新设计,使老年人生活得更舒适。

李显龙表示,老年人也需要社交活动。民间团体应该多多努力,政府会从旁协助。全岛各处的乐龄俱乐部,为老年人带来很多欢乐。

要安享晚年,钱很重要。李显龙说,新加坡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因此不能太早退休。此外,政府也决定改进公积金制度。总理会在英语的演讲进一步说明。

李显龙表示,“一些人说,他们距离享清福的日子好像越来越遥远。政府鼓励人们:“活到老,做到老”。他们担心:“做到老,做到死!” 怪罪政府,说生活费很高,他们不能尽早退休。时代不同了,国人的确必须调整心态。”

李显龙指出,“唐朝诗人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1000多年前的情况!中国近来有句顺口溜,‘修订’了杜甫的诗句。它说:‘七十小弟弟,八十多来兮,九十不稀奇。’ 现在的七十岁,等于从前的六十岁、五十岁!”

维持家庭观念的重要

另外,除了延迟退休,要解决人口老化的问题,必须从家庭观念着手。

他说,新加坡特有的现象是,年轻人在找到对象后,先到建屋局申请组屋。在快要领取组屋的锁匙的时候才注册结婚,在这之后,才举行传统婚礼,然后搬进新居,不再跟父母同住。可是,老年人年纪大了,起居不方便,孤零零地自己住,不是理想的安排。

李显龙说,“当父母年迈时,子女应该把他们接回家里照顾。政府和老人院无论效率多高,也比不上家人的爱心和家庭的温暖。”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