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8)
早报导读
● 林佩碧
在新加坡当个称职的教师很难,要做个受学生爱戴的华文教师更是难上加难。
在潜能开发中心总裁兼顾问心理学家周美伶博士的眼中,本地华文教师面对的压力主要来自冗长的工作时间、学生对华文不感兴趣,使他们做起来感觉力不从心。
以她接触过的华文教师为例,他们的工作时间每天可长达12小时,除了教课,还要批改作业、举办活动、准备教材或协助培训学生参加校外比赛等。
周美伶说:“华文教师备课时遇到的困难相对比较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一般上会花更多心思去设计教材、构思新点子和活动。”
华文教师的另一层压力也可能是来自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若他们的英文不灵光,跟其他科目教师或校长沟通时或许会产生一些问题,可是现在学校的运作,又往往要求教师开会时必须用英语,并用电子简报(powerpoint)或其他电脑软件做报告。
英文水平不好
被学生羞辱
一些英文水平不太好,或是来自中国的华文教师就曾经告诉过周美伶,他们有在班上被学生用英语、马来语或福建话嘲讽的经验,叫他们倍感羞辱。
周美伶表示,与其他科目教师相比,华文教师还会给自己多一层“任重道远”、传承价值观,或要求学生尊师重道的包袱,达不到这些目标时,压力自然又加重。
在她曾经辅导过的个案,一名50来岁的小学华文教师多年来尽心尽力教学,遇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她总是不辞劳苦地为他们补习,希望他们能在小学离校会考中顺利过关。
学生程度一年不如一年,她一方面不断督促学生做练习,另一方面却也明白这样的压迫只会令他们对华文更反感,同时也可能是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沟通上产生问题,于是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差、经常头痛、没有胃口,越来越不想去学校,最后医生诊断她患上了忧郁症。
教师须做好心理建设
周美伶说:“现代教师必须先做好心理建设,有时候甚至可能得放低身段,去了解学生的心理,例如他们现在使用的网络或SMS语言是在说些什么,教师一定得与时并进,否则学生会觉得你落伍。”
她也建议教师应该加强自己管理情绪的能力,面对压力过大时要懂得宣泄,比较好静的人可选择听音乐或深呼吸;好动的人则可慢跑、唱卡拉OK或找人聊天。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教师也是唯一能够改变人们灵魂的一份神圣工作,其满足感是其他工作无法给予的。
除了上述方法,周美伶也将于本月16日(星期六)在报业中心礼堂举行的华文教师交流会上,以《今天我不烦——从我做起》为题,传授多项能帮助教师舒缓情绪、调适身心,以及让潜意识朝正面思考的技巧。
交流会由本报三份学生专刊《爆米花》、《星期5周报》和《大拇指》合办,主题是《今天我不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