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以本身到学校视察所见,肯定了现在的华文教师已在积极使用各种教学法,包括让学生透过角色扮演或利用话剧小品去传达不同信息,以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华文教师这些年来设法透过新颖的教学法去激起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所作的努力,李总理也公开给予肯定,并向他们致敬。
他表示理解华文教师因外在环境改变,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而他们也必须调整教学法,在工作上面对很大的困难。
他引述《联合早报》高级执行编辑李慧玲上星期天发表的一篇评论,赞扬这群怀着“百折不挠”精神的华文教师常因大环境的改变,而必须适应政府对教育政策所作出的相应调整,工作也要一再作出调整。
“如果他们对教学没有热情,又怎能做到竭尽所能,坚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
李总理指出,华文教师的难处还在于处在一个以英语为主流的环境中,还要帮助学生达到工作水平的华文。而这同时也反映了新加坡实行双语政策所面对的挑战。
他说,虽然世界上也有其他双语社会,但是这些地方的双语都属于同个语系,人们学的是英语与法语、英语与斯堪的纳维亚语、英语与荷兰语或粤语与华语等,其中一种达到母语水平,另外一种也可以达到几乎相同的水平,但是像我国这样同时推行华英两种属于完全不同语种语文的国家,是绝无仅有的。
他认为正因华英两种语文是差异非常大的语文,因此从先天来说,人们本来就很难把它们学到同一水平。
另一个困难是教学改革向来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即使现在就开始,新课程也要几年后才能出炉,再从小一开始教起,等到学生参加小六会考时验证效果,已是多年后的事了。
“第一批在2004年由李资政参与进行改革的新课程下学习的小学生,要到明年才参加小六会考。那一步我们还没达到,但这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现在就必须向前看,预测会出现什么改变,又该如何调整应对。这正是政府尝试在做的。”
他强调在学生因学习华文的条件不同而面对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决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而调整教学法的目的是要适应他们的情况,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一门新语文,同时也要为他们设定适合的学习水平,以让他们达到不同的标准。同时,政府所尝试的做法也必须是在教育上站得住脚,而且在教学法和学术上符合学生利益的。
“如果你把它政治化,问在教导华文、英文或科学方面,怎么做才会受到欢迎,那我们的做法将害了孩子。因此,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才是在教育上正确,而且是符合他们学习能力的最佳华文教学法,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造成他们厌恶。这是我们要尝试达到的目的。”
李总理指出,政府所要做的是除了确保双语政策能跟得上世界的发展,也要能及时以双语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去更新教学法,以透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学生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他也提醒人们不能认定只要是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学生,就没有学好华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设定不同的现实标准,以让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追求适合本身的目标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