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十月 17, 2009

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

布兰雅坡小学的华文教师陈翡翠(右二)把戏剧技巧应用在教学上。
受访教师认为,这将鼓励教师们积极从事教学法研究与开发,让学生受益。
走专业发展路线教师获更大肯定

教育部将扩大专业教师发展路线(Teaching Track),受访的教师认为,这给予往专业领域发展的教师更大的肯定,鼓励他们积极从事教学法研究与开发,最终更多学生将受益。

目前,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可选择“专业教师发展路线”、“行政领导发展路线(Leadership Track)”或“高级专科发展路线(Senior Specialist Track)”。普通教师占整个教师团队的80%,他们若选择“专业教师发展路线”,可擢升为高级教师(Senior Teacher)、特一级教师(Master Teacher I)及特二级教师(Master Teacher II)。

目前只有约1000名高级教师(Senior Teacher)、19名特一级教师(Master Teacher I)及4名特二级教师(Master Teacher II),这些高级和特级教师只占总教师团队约3.5%。

在新的专业教师发展路线推行后,目前的特二级教师将被提升为首席特级教师,他们的级别等同于校长,相等于超级薪阶公务员。特级教师的职位级别也将提升,与副校长同级。教育部还增设“主导教师”,级别与部门主任相等。

首席特级教师与特级教师分别是全国与校区的个别科目教学法专家,主导教师则是学校及校群的科目教学法专家,负责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法。

教育部也希望增加高级教师人数,未来整个教师团队中,有15%是首席特级教师、特级教师、主导教师与高级教师。

欧惠鸾(60岁)是即将成为首席特级教师的4名特二级教师之一。她的专长是科学探究(Inquiry in Science),负责领导各校教师进行各种教学行动研究、发展创新教学法与开发教学资源。
她受访时说,提升特级教师的级别,肯定了教学专业的重要性。

“一所学校需要校长、部门主任等管理层,但是也需要教学法的领导者,引导其他教师、与他们分享经验,两条路线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一样重要。”

从事教学4年的德明中学教师杨庆慧(27岁)受访时说,她喜欢与学生沟通,她对研究教学法,比校务工作更感兴趣。

她认为,新的专业教师发展路线给她这样的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平台。她说:“除了在课室教导学生,我们往后也有机会更深入研究教学法,与校群的其他教师,甚至是全国的其他教师分享,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会鼓励教师在教学方面不断学习和改进。”

设立教师发展中心
另外,教育部准备设立教师发展中心,受访的教师都表示,这是让他们提升教学专业的一个好途径。

锦文中学高级教师苏宝钻(49岁)说:“教师的专业培训不一定就是要上课,同行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也能让我们学习。”

目前,有51所学校试行“专业学习小组”计划,这些学校的教师按所教的科目与年级被分配成4至6人的学习小组,互相观摩上课的情况,一同编写教案等。

苏宝钻说,她的小组内有不同年资、不同特长的教师,大家互相学习,而教师发展中心将把这样的学习与分享扩大到全国范围。

戏剧融入华文教学 激发学生“要说想说”
上二年级时,布兰雅坡小学的陈理明(9岁)是个非常文静和腼腆的学生。上了华文老师陈翡翠一年的课后,他变得更有自信,更敢于用华语发言。

陈翡翠和同事从2007年起,在校内针对二年级华文校本课程内容进行创新实践,把戏剧元素融入教学中。她说,学校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要培养演员,而是想让学生对华语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要说、想说”。

让学生喜欢华文,喜欢用华语,这也是教育部接下来的重要取向。教育部长兼国防部第二部长黄永宏医生昨日在一年一度的教育部工作蓝图大会上重申双语政策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之余,母语教师也会以创意教学法教导学生。这是为了确保学生不仅掌握硬知识,也能欣赏并善用语文的美。

布兰雅坡小学是尝试以革新手法推广华文教学的学校之一。该校有个“教育戏剧实验室”,专门给二年级核心班级的学生使用。在这间课室里,没有桌椅,学生得靠想象力和肢体动作构造出各种各样的场景,再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对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感兴趣的陈翡翠是负责编写这套教案的教师。她受访时说,学校两年前开始尝试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华语课中加入教育戏剧元素。由于当时处于探讨的阶段,学校为了吸取各方的建议和批评,还邀请了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的同事,以及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和特级教师林振南观察教课过程。

陈翡翠说,教育戏剧并不需要学生死记台词,因为教师会利用课文的主要内容延伸出不同的场景,再向学生抛出问题,让他们通过不同的戏剧技巧呈现出情节。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他们有机会练习多元的句式,认识新词汇和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与此同时,教师能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法,更有效地灌输品格教育。

实验了两年,教师目睹了学生的进步。去年参与行动研究的小二生,年中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7.7分。到了年末,他们的平均分数达90.3。布兰雅坡小学计划下来在小一阶段推出教育戏剧的华文校本课程。布兰雅坡小学在这方面的经历也收录在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及戏剧盒联合出版的《嘿!这里有戏——华文教学里的戏剧应用》一书中。

通过演讲与朗诵加强学生英语能力
另一方面,黄永宏医生昨天在致词时,表扬武吉班让政府中学对提升学生英语演说能力所做出的努力。

武中英文部门主任陈道花告诉记者,虽然数据显示讲英语的家庭日渐增多,但在武中,情况刚好相反,因为只有近28%的学生在家中讲英语。一般的学生在讲英语时缺乏自信心,所以他们不常主动发言。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成绩。

为了扭转这样的趋势,该校英文部2004年开始在正规课中,加入演讲和朗诵培训。全校的学生每两周至少会花一个小时练习口语技巧。武中的教师今年也开始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或MP3播放机录下“练习”作品,然后再把录音文件转发给教师,方便教师评估。

杨俊檺是武中普通(工艺)课程中三生(15岁),他说:“以前我在很多人面前讲话都挺小声的,练习久了,说话时就不那么紧张。我现在更注意自己是否在讲标准英语,下课后我也会主动找老师,请她纠正我的发音。”

 “重申双语政策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之余,母语教师也会以创意教学法教导学生。这是为了确保学生不仅掌握硬知识,也能欣赏并善用语文的美。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