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六月 19, 2009
结婚生子 国人仍需加油
去年8月宣布加强的结婚及生育配套在育儿方面已初见成效。
经济展望不乐观,就业机会下降,新公民和PR人数的增长料将放缓。
去年本地有更多对情侣步上红地毯,然而由于到达适婚年龄的国人更多,导致我国结婚率仍然下滑。
国家人口秘书处昨早公布的最新人口数据显示,去年共有24,596对新人共结连理,高于前年的23,966对,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
然而数据显示,每1000名适婚单身男性和女性中,分别有42.1人和39.3人结婚,这个结婚率数字较1998年的47.9人和49人显著减少。此外,男性结婚的年龄中位数也从10年前的28.3岁增加到去年的29.7岁,女性则从25.7岁增加到27.1岁。
另外,跨国婚姻越来越普遍。去年每10对结婚的夫妇当中,有4对的伴侣不是新加坡人。其中,新郎是公民而迎娶非公民为妻的,占6360对;新加坡女子嫁给非公民的则有1776对。
数据也显示,有越来越多国人选择迟婚或不婚。年龄介于30至34岁的单身贵族有增加的趋势。1998年,单身男性和女性分别只有33.3%和21.6%,去年却增加到40.8%和29.4%。
迟婚造成越来越多女性更迟生育,在30岁至39岁的已婚女性中,没有生育的比例从2003年的16.6%增加至去年的19.2%。
结婚及生育配套“催生”有效
去年8月宣布加强的结婚及生育配套在育儿方面已初见成效。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MCYS)家庭发展小组协调署长伍美玲受询时指出,新配套给予家长更高的育儿津贴,当局发现有更多家长将他们的子女送入托儿所,人数从去年5月的51,000人增加到到今年5月的55,500人。
新措施中包括将托儿津贴调高至$300、托婴津贴调高至$600、提高托儿所教师素质、增加教师人数、提供周期津贴(recurrent grant)等给幼稚园和托儿所等。
托儿素质提升增信心
“配套中一系列提升托儿素质的措施,能让家长对托儿所更有信心,更高的托儿津贴,也让家长更负担得起托儿服务。”
她也指出,其他受欢迎的措施还包括更长的育儿事假(childcare leave)、第1及第2个孩子享有的$4000现金花红,以及让第1和第5个或以上孩子也能开设婴儿花红儿童培育户头等。
维持人口增长须从3方面着手
长期移居国外的新加坡人,截至去年6月达180,400,当中63%年龄介于20岁至54岁。
国家人口秘书处处长柯丽芬昨早在记者会上分享本地人口增长的新数据时说,新加坡所面临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都是长期挑战,要维持我国人口可持续增长,必须从鼓励结婚和生育、与侨民加强联系以及协助外来移民融入本地3方面着手。
海外国人越来越多 须保持紧密联系
她说:“越来越多新加坡人选择走出国门,到外国发展和学习,与海外新加坡人保持联系至关重要。今年的一项计划是在主要城市设立‘海外新加坡人俱乐部’(Overseas Singaporean Clubs),让在外闯荡的新加坡人在陌生的国度,也能找回一个属于‘家园’的地方。”
长期移居国外的新加坡人是指那些每年有超过6个月时间不在本地的国人。他们多是在外留学或工作,其中以澳洲、英国、美国和中国最受国人欢迎。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