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慧
[亚洲新闻网] 新传媒新闻报道,教育部将探讨在小学全面实行单班制的可行性,同时加强学生对课程辅助活动的参与,让小学生能更均衡的发展,在吸取课本上的知识时,也能培养生活技能。为了加强小学教育,以后的小学教员可能都必须是大学毕业。
课程辅助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塑造品格和掌握生活技能。不过,目前每一届的的小一至小三生中,只有四分之一有参与辅助活动。教育部新成立的小学教育检讨及执行委员会将在接下来半年内,探讨全面推行单班制的可行性。
新加坡从2004年起,就逐步从双班制,转换成部分单班制。教育部长黄永宏表示,是否要全面实行单班制需要斟酌。根据现有情况,如果本地所有小学都转为单班制,估计将需要多25所新学校。不过部长指出,单班制不是要让学生的课业更繁重。
每名小学生的教育储蓄金,将从目前的每年180元,增加到200元;中学生的则从目前的每年220元,增加到240元。此外,16岁以上的中学生,也将能获得教育储蓄金。根据现有的条例,只有6到16岁的中小学生,才有资格领取教育储蓄金。
教育部长黄永宏说,“由于需更多时间,上正式与非正式课程,一些单班制小学,选择稍微延长上课时间,另一些则在每周一两天,延长课堂时间,让学生集体参与课程辅助活动。”
委员会由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领导,他们将在征询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等各方的意见后,才在明年三月提呈建议书。另外,黄永宏也宣布拨款1100万元,从明年起1月起,将中小学生的教育储蓄金,一律调高20元,以资助学生参与更多课程辅助活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