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1)
早报导读
● 吴淑贤 赵琬仪
蔡家增(摄)
到了明年底,本地的公共交通车资系统将按照车程距离来收费,鼓励乘客通过转车更快抵达目的地。
乘客目前转车时享有2角5分的回扣,这个多年未变的回扣将在今年10月增加,让乘客在转车时享有更便宜的车资。
这是今年1月公布的陆路交通检讨结果的建议之一,为的是吸引更多驾车者改搭公共交通工具。
目前的车资是按票站收费,从第一辆巴士转搭地铁或另一辆巴士时,乘客需支付两次的最低上车费。若以易通卡付费,巴士的最低上车费是6角7分,南北和东西地铁线的是6角6分,东北线的是7角1分。
即使包括2角5分的回扣,转车者仍比不转车者支付较高的车资,等于是因为转车而“受罚”。
从明年10月起,转车的乘客将能“一票到底”,只要车程距离维持不变,即使转换多少次巴士或地铁,都无需支付较高车资。
换句话说,转车者和不转车者将支付一样的车资。
不过,转车回扣的增加须由业者和乘客共同承担,因此业者从转车所得的收入将减少,乘客的最低上车费也会增加。
由于这是个特殊情况,部分乘客的车资涨幅可能高于3%,即比今年的车资上涨顶限还来得高。
四成乘客会在平日转车
根据交通部统计,目前四成的乘客会在平日转车。即使车资在今年调高后,他们也会从新车资结构获益,在转车时享有更高回扣。
至于其他没有转车的公众,他们必须支付更高的车资,不过也能通过转车来减低车程时间。
交通部发言人说,新车资结构将为业者和乘客创造双赢的结果,因为这将吸引更多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对业者有利,而所有乘客则在转车方面享有更多的选择,可更快抵达目的地。
据韩国的经验显示,在调低转车收费后,更多乘客会考虑转车。
回扣要能弥补车程
国大经济系的甄定兴副教授说,除了价格,候车时间和车站之间的距离都是乘客考虑转车与否的因素。
他说,要鼓励人们改变现有的行驶习惯,转车回扣必须足以弥补更长的候车时间,才有足够的吸引力。
“要使公共交通作为可行的替代选择,车程时间必须减少,特别是候车及转车所须的时间。”甄定兴也是公共交通理事会成员,目前正在北京进修。
车资及转车回扣涨幅未定
今年的车资及转车回扣涨幅未定,交通业者将在下个月提交调高车资的申请,由公共交通理事会斟酌。新车资将在10月生效。
平日必须转车上班的乘客刘慧琴(27岁,IT人员)说,要是转车回扣比最低上车费的增幅来得高,以致总车资不受影响,甚至更便宜,有助于鼓励更多乘客转车。
不过,要是最低上车费的增幅高于转车的回扣,导致总车资增加,那就不一定会鼓励更多乘客转车。“我可以接受每趟车程多付一两毛钱,来换取更快捷的服务。”
交通部长林双吉在今年1月公布陆路交通检讨结果时指出,在已证实较为有效的交通枢纽系统中,转
车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上转车可缩短整体的车程时间,特别是使用铁路的较长车程,因为地铁行驶速度比路面上的交通来得快。”
车资调整顶限方程式 未来5年不变
未来5年,公共交通理事会将采用修订的车资调整顶限方程式,来评估公共交通业者调高车资的申请。
修订的方程式与目前的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交通业者生产力扣除额(productivity extraction)将从目前的0.3%,增加至1.5%。这个调整对消费者有利,因为生产力扣除额越高,车资的增幅将缩小。
按目前的方程式计算,今年的车资最多可上涨4.2%,但若以修订的方程式计算,今年的车资上涨顶限是3%。
车资调整顶限方程式是与工资变动和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再减去业者生产力增长的一半,得出每年的车资增幅顶限。生产力增长减半的目的,是让乘客分享业者生产力提高的一半利益。
过去5年,业者的生产力平均增加3%,数字减半等于1.5%的生产力扣除额。
公共交通理事会主席余福金说:“在修订车资调整顶限方程式时,理事会考虑了乘客的利益及公共交通业者的长期存活力(viability)。”
理事会并没有调整工资变动和消费价格指数各占一半的比重,因为人力成本仍是交通业者的最大开销。
根据业者2003年及去年的成本架构,人力成本从之前的45%减少至42%,燃油开支则从11%增加至19%,增幅最显著。
此外,修订方程式的有效期也从之前的3年增至5年,以在公共交通进行改革期间,给予交通业者更大的稳定性及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公共交通理事会的文告说,延长方程式的有效期将给予业者更大的确定性,鼓励他们进行对乘客有利的长远投资。
不转车个案
黄顺杰(21岁)家住淡滨尼,上班地点是大巴窑。每天上班可乘搭巴士59号,“一车到底”抵达目的地。他表示,10至20分钟的等车时间拉长了他的行程时间,使本来只有30多分钟的车程变长。
如果黄顺杰考虑转车的选择,他关心的是等候下一班车的时间是否也会使整体车程时间拉长。他说:“如果等候车的时间短,我才会考虑转车。”
中途转车个案
不希望整体车资大幅度调高
家住裕廊西的苏晓婷(24岁,行政人员)每天上班须换两趟车,花在路上的时间超过1个半小时,如果等车时间长,用上两小时也不足为奇。
苏晓婷从住家附近乘搭支线巴士到文礼地铁站,转搭地铁到巴耶利峇地铁站,再换一趟短程巴士到乌美的办公地点。
她指出,光是乘搭支线巴士到地铁站,车程便需要30分钟。至于到达巴耶利峇地铁站转换短程巴士,由于巴士选择多,等候时间短,可比较快抵达办公地点。
陆交局在计划中央策划公共交通时已设立一些目标,其中包括让80%的公共交通乘客,连等候时间在内,能在一个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如果苏晓婷是幸运的多数,她不久后有望将现在90分钟的车程缩短在60分钟内。
针对政府将实行“一票到底”的新车资收费制,她表示转车回扣提高,固然能使转车费调低,但是她也担心最低上车费会不会受影响而增加。取长补短之下,如果整体车资大幅度调高,只是转换车比之前划算了,但乘车费用的负担变重了。
等车时间短 会考虑转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