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培养青少年成为好公民
在新加坡孩子从小培养群体认同感。新加坡“公民教育”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特点,这成为新加坡培养“好公民”的重要准则。在新加坡,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能背出他们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不仅是新加坡人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的立国指南。公民教育是学生必修课。新加坡政府注重从小培养公民意识。在中小学里,公民与道德教育是学生的必修科。根据政府提出的五大价值观,教育部为课程拟定了五大主题:一是个性塑造;二是与家庭的联系;三是对学校的归属感;四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五是以国家为荣并忠于国家。课程设计生动活泼道德教育。如果是单纯的说教,恐怕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加坡在编排公民教育课程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公民教育潜移默化。除了以必修课形式向孩子灌输公民意识,学校也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做人准则。学校很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必须人人动手打扫卫生,中学生还要负责清洗学校的厕所。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服务。政府也经常举办“睦邻周”、“礼貌周”、“国民意识周”等活动,以培养人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强化公民与人为善、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